通识:学问的门类|经济学

2020年7月5日 · 2607 字 · 6 分钟 · #读书看报

如何系统的学习一门学科,掌握不同学科的体系呢?

不知是否记得大学的时候,学校有很多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但是不同专业间也有一些相同的课程,例如高数、计算机等。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的我们也会不断的学习,例如在各种知识付费的产品中穿梭;他们的课程也有体系。

今天分享一本书,是日本实业出版社出版,由茂木健一郎主编的《通识》;

这本书分别介绍了 4 大门类,36 个具体学科的发展脉络、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学科发展的关键结果;

如果你读完了这本书,可以对 36 个具体的学科有系统的了解,后续在学习某学科的知识,可以清楚的知道这门学科的框架。

我读这本书,主要是在开始学习经济学的时候, 想了解经济学学科的内容;后续延伸为了解不同学科的入口。

今天我以经济学的部分做一个记录。

1 经济学的诞生

  1.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已经有了对于经济生活的意识,但是这种意识更侧重于伦理学方面,不能算作是在与社会的联系中所进行的经济学研究。
  2. 在整个古代和中世纪时期,人们频繁地进行着各种近距离或远距离的商业活动
  3. 在15世纪末,随着西欧近代国家的形成,在对国家经济政策进行理论性指导和论证的过程中,经济学已经开始具有了学科的雏形。【重商主义时代】
  4. 重商主义理论的开山之作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所著的《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财富的讨论》(1549)。
  5.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为了争夺海上贸易权爆发了数场激烈的战争,在这一背景之下,托马斯·孟的“贸易差额论”应运而生。
  6. 18 世纪,亚当·斯密的出现才使得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正式确立。
  7. 进入18世纪,以尼古拉斯·巴尔本的《交易论》和达德利·诺思《贸易论》为代表的自由贸易理论开始盛行

2 古典经济学的确立与发展

  1. 亚当·斯密创立了古典经济学后,经济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于1776年正式出版。
  3. 亚当·斯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致分析,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创立了古典经济学这一经济学理论体系。
  4. 在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等人的努力下,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最终得以完成。
  5.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周期性恐慌以及大众贫困化等问题越来越严峻,卡尔·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负面性质,开始了对其本质性结构的探索。
  6. 马克思在其于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共 3 卷)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过渡形态。

3 近代经济学的确立

  1. 从古典经济学迈向近代经济学,凯恩斯成为 20 世纪经济学发展的轴心。
  2. 19 世纪 70 年代,威廉·杰文斯、卡尔·门格尔、里昂·瓦尔拉三位经济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
  3. 洛桑学派的维弗雷多·帕累托,剑桥学派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约瑟夫·熊彼特等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伟大的近代经济学家层出不穷。
  4. 20 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近代经济学家当属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通过制定财政和金融政策,积极干预经济的发展。
  5. 在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长期的经济大萧条之中。
  6. 保罗·萨缪尔森于1948年出版了著作《经济学》,提倡将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结合。
  7. 1971 年,美国的尼克松总统开始推行暂停美元兑换黄金的新经济政策(即尼克松冲击)。
  8. 1973 年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受其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并最终陷入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滞胀”局面。
  9.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有人认为美国经济的新发展宣告了由供需错位所导致的经济周期(库存周期)的彻底结束,即所谓的“新经济论”。
  10. 2001 年爆发的IT经济泡沫,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现象,新经济论也不再为人们所提及。
  11. 2008 年的雷曼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经济危机,而此前一直在美国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古典学派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和防止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因而遭到了人们的猛烈批判。
  12. 2013 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迪的**《21世纪资本论》**面世,在该书中,皮凯迪主张政府有必要进行财富的再分配以求控制贫富差距。

4 入门者须知

近代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9 世纪 70 年代的“边际革命”以后的经济学统称为近代经济学。近代经济学的重点是对经济行为进行变量分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从阶级对立所产生的矛盾入手分析经济活动。

在美国和英国,近代经济学占据着主流地位。日本经济学的发展则长期处于“近代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对立之中。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一般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家庭、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个体经济单位中的经济规律。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以国民生产、投资、储蓄、物价等问题为研究对象,考查和说明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确立了微观经济学,凯恩斯则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推荐曼昆《经济学原理》,我的入门书。

计量经济学

又称经济计量学。运用数据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建立数学化的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经济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理论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应用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的经济学学科。

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著名经济学术语。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尽管每个人所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其结果却会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斯密认为在这种“自然秩序”的影响下,个人的自利行为会自然地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政府无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干涉,这一学说奠定了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直到今天,“看不见的手”的理论都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经济学派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主张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发展速度大体一致的水平。

供给经济学

供给经济学主张通过降低所得税、削减政府开支、放松管制等政策,使资源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从消费品转向资本品,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价格对需求的调节机能为前提,分析如何对生产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凯恩斯则指出了市场调剂机能的局限性,试图以此探明失业现象爆发的原因。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通过分析不完全竞争之下的价格变化,研究市场价格调节的局限性与失业问题间的联系,从而构筑起全新的凯恩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