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解释他人?

2020年1月10日 · 3760 字 · 8 分钟 · #读书看报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他做什么样的事就是什么样的人。

640.jpeg
640.jpeg

上一篇笔记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和对「自我」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存在对他人的观察和评价,如何正确的解释对方的行为,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感谢大家继续坚持阅读。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在看」与「转发」。

书籍信息

封面
封面

书名:《社会心理学》(第 8 版)

作者:戴维·迈尔斯,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那里的 John Dirk Werkman 心理学教授,开设了多门社会心理学的课程。霍普学院评选他为「最杰出的教授」。 曾在 30 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

简介:这是一本被美国 700 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主导教材。本书有效的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阅读目的(本章节):如何正确的解释他人?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核心内容

1、我们是如何解释他人?

2、如何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行为与态度是什么关系?

笔记正文

1、我们是如何解释他人?

人们将对他人做出解释视为自己的事情,而社会心理学家将如何解释人们的解释视为自己的任务。那么,人们是如何、并且能够多么确切地解释他人的行为呢?或许可以通过「归因理论」来解答。

归因理论描述了我们怎样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不同的归因理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假设。

归因因果关系: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我们无休止地分析和讨论事情为什么发生,特别是当我们经历一些消极事件或者预期之外的事件的时候。

当老师发现一名学生成绩不好时,那么他可能想知道这是由于他本身缺乏动机和能力不足(性格归因),还是由于身体情况和社会环境造成的(情境性归因)。人们都是以「常识心理学」的方式来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

凯利的归因理论:三种因素——共同反应、区别性和一致性会影响我们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为内因还是外因。

如果我能详细地指出一条或两条能够充分说明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得很差的原因,那么我们通常就会忽略或很少去考虑其他可能性。

归因理论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存在一种偏见:我们通常忽略情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为什么会低估环境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呢?

例如: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聚焦观点偏见/观点在随时变化/自我觉知/文化差异

归因错误的根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着我们的解释。这种特质归因将行为归因于人们的性格倾向和特质。这与那些做出外部归因的人有所不同。我们对他人消极行为的解释决定了我们对这种消极行为的感受。

归因研究者研究了我们怎样解释行为,我们什么时候会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个人的特质,什么时候该将其归结为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我们都会做出合乎情理的归因。然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叫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地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

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境就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2、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的认知机制是有效和富于适应性的,然而也容易犯错误。因此,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做出社会判断呢?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的信息。[过度自信]

其次,当别人给我们提供很有说服力的轶闻或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忽视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易得性)生动的信息。[易得性自觉]

接着,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在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知觉到相关(错觉相关)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听起来很诱人。[错觉思维]

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会激起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情绪]

尼斯比特和罗斯(1980)认为教育确实可以减少我们犯特定类型错误的可能性。他们建议:

  1. 我们可以训练人们在其自身的社会直觉中识别错误的可能来源。
  2. 我们专门设计有关逻辑和社会判断的日常问题的统计学课程。受过这样的训练之后,人们确实能够更好地对日常事件进行推理。
  3. 我们列举日常生活中大量丰富而具体生动的趣事和例证来进行教学,其效果会更为明显。
  4. 我们以令人印象深刻且实用性的话语进行讲授,例如:“这是个经验方面的问题。”或者“你可以用统计数字编造,但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似乎可以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3、什么是态度?

态度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态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价世界。当我们必须对一些事情做出快速反应时,我们对其的感知方式可以指导我们的反应方式。

按照组成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的打头字母「ABC」来记忆它们:感觉(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想法)。态度的研究非常接近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并且是其最早的关注点之一。

4、什么条件下,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罗伯特·埃布尔森认为的,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我们内在的态度是与我们外部的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感情——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

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些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经常言行不一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已经明确在下面三种条件下态度一定能够预测行为: (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2)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 (3)强有力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

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

5、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提出三个可能性原因。

(1)自我展示理论: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 (2)认知不协调理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 (3)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当对我们的感觉或信念不确定的时候,我们会观察自己的行为,就像其他人那样)。

自我展示

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常常能给自己带来社会和物质的报酬,能让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能让我们的社会身份更有保障。

没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表现出与自己行为一致的态度。为了看起来一致,我们也许会假装表现出某种态度,虽然那意味着有些做作或虚伪,但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那是值得的。

但是,我们发现自我展示理论不能解释所有的态度变化,因为当面对一些根本不知道自己过去行为的人时,人们甚至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另外两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会内化自我展示,就像真的态度改变了一样。

认知不协调

由于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

不协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二者我们都能意识到。因此,如果我们感觉到不协调,也许有些虚伪,我们就会产生改变自己的压力。

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

对于简单的决定,这种决定—变成—信念效应会滋长自负。“我决定的一定是对的。”。

自我知觉

我们可以观察在特殊情境下人们如何行动,然后将其行为归因于个体的特性和态度或者归因于环境的压力。

假设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会做出类似的推断。当我们的态度摇摆不定或模糊不清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当人们能自由行为时,我们就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行为以洞悉他们的态度。

倾听自己的言语,则可以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则可以提示自我信念有多么坚定,尤其是当我们无法将自己的行为简单地解释为外部约束的时候。我们自由地做出行动正是自我揭露的过程。

结语

以上是《社会心理学》第 2 篇阅读笔记,正式完成「第一编 社会思维」的阅读。如果你也在尝试心理学或者想尝试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欢迎一起交流。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在日常的沟通中,你是如何在解释别人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