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带来的漂泊感
2025年3月20日 · 1837 字 · 4 分钟 · #胡说八道
现在居住的房子在即将两年期满前收到房东微信:“小陈,在吗?不好意思啊,我这边房子到期后不方便再继续出租了,提前和你说一下哈。如果有事的话晚个一两个月也可以,我倒也不是特别着急,你们看哈;这个房子我六七月份才用,你根据你们那边情况决定就好”。
嗯,我知道了,需要开始看房子,准备搬家了。
众所周知,搬家的基本流程是定需求、约看房、签约、搞卫生、搬进去等。翻看「/Documents/A_家/房屋/租房」文件夹时,已有五个地方,租房合同也有10份了,满是漂泊感;但是每到一个新地方,总能遇到新的人,新的故事,也是新的开始。
也曾想过买房子,居住可以相对“稳定”,至少不会频繁搬家,但高额的房贷和较小的居住面积显得格格不入,寸土寸金的帝都更适合租房,稍严谨一点,如果希望有山有水,面积大视野好,还得六环找啊。
找房子和相亲我理解逻辑类似?我没相过亲个,听过朋友转述。得先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对着需求去找房子,看房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求权衡对比,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根据过去的经验,大多时候都是“妥协”,因为100%满意的房子,或者完全恰和自己需求的房子几乎难找,或者严重超预算。人也如此。
我对房子的需求也在逐步变化:如面积上从主卧(合租)到整租一居,到整租两居,到整租三居;以前书架能放进去就行,慢慢需要客厅、厨房,再慢慢需要独立的空间。也有不变的维度,屋内无太多家具,我们不喜欢看电视,重沙发,所以东西越简单越好,有基本家电就行;对周边配套和交通要求亦未发生过变化,最好出门是地铁站,过马路是菜市场。不断的变化带来的新的体验,这大概是搬家为数不多的好处。
“拥抱不确定并从中获益”是塔勒布的反脆弱性。我们最近两次搬家的体验都非常好。上一次因为自如从4200涨价到4900,我们选择搬家,上班时间从40min 到60min,整体来说还是在可接受范围,住过去之后我发现小区周边有河流、有公园,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环境,有荷花,有夕阳,能跑步,能骑车;今天长这样 很多照片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记录过小区的春夏秋冬,也有口罩期间隔离、和小区工作人员“吵闹”的故事;难的是因为居家办公,小区三五邻居一起打球,一起运动。
延伸阅读:《记一次集中隔离》
现在居住的地方上班需 70-80min,好处是门口就是公交站,小区后面就是大运河,马路对面是菜市场,最令我满意的是新建的图书馆、博物馆和艺术馆。每逢周末,我会到图书馆看看书或者电影,发发呆,看看日落,也是一件幸事。而这些都是我到了这个小区之后才发现的,搬进来之前完全不知道。
以上种种,大概是搬家带来的些许惊喜。
有惊喜就有惊吓。2020年那次搬家,住进了小黑屋(客厅没阳光),最让人难受的是有蟑螂。这是目前唯一一次让我觉得很难受的一次搬家。后续复盘,大概率是晚上看房,加之被近地铁站一叶障目了,毕竟出门右转就是地铁站的一室一厅,确实令人激动。好在一年期满,及时抽身,搬到新的地方时,每个物品进屋都单独清洗整理,能丢的都丢了,此后再无蟑螂。
要说有漂泊感吗?确实有的,因为搬家很费神,到了新的地方需要重新熟悉,需要和物业、保安建立新的信任关系。如果没办搬家的机会,稳定也是一种选择呀,无所谓好坏,都是新的开始。
附:我一位朋友@Na张分享给我的看房经验,至今为止,依然受用。
- 电器、厨房燃气灶、灯在看房时就都要试用,有问题需要换新或清洁的时候可以和房价打包谈
- 门窗检查防盗门是否可以自动锁,纱窗是否严密,窗户能否上锁
- 检查下水道和厨房水管是否漏水,马桶冲水是否通畅
- 如果有床垫,试一下床垫硬度,注意尺寸和已有床品是否通用
- 询问宽带入户的服务商,是否是你们习惯用的服务商
- 关闭门窗,检查室内是否有异味,检查隔音是否良好
- 打开厨房、卫生间橱柜的所有柜门和抽屉,检查是否有蟑螂窝
- 试用墙上插座
- 选燃气热水器而不是电热水器,燃气灶而非电磁炉
@大华在前两天也分享了一本小册子:《城市租房指南》 ,我读完了,并且根据其内容重新排版制作了电子书。
这本小册子整体框架很不错的,特别适合没有太多租房经验的人,可以快速了解整体框架。若作者可以更加细致补充一些信息就更好了,最好能根据场景写「Checklist」,比如厨房检查清单、卧室检查清单、签合同检查清单等。
好了,以上就是租房带来的漂泊感,更像是心理路程简单整理。今日春分,意味着昼夜平分,草木萌发,百花盛开,可以出门拍拍花草呀;3月的小确幸是16号居然下雪了,算是弥补了2024年冬天北京未下雪的遗憾。
延伸阅读:《2020 年,搬家记》
作者:DemoChen
链接:https://demochen.com/posts/20250320/
声明:除非另有声明,本文均采用 CC BY-NC-ND 4.0
协议,转载请注明
赞助:若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非常欢迎你成为我的 Sponsor ,感恩遇见